第(1/3)页 这时候,武汉会战还打得热火朝天,北陵县那边却已经是大丰收的景象了。 农民们这回也不用再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割稻子了,因为联合收割机来了!第1装甲旅的坦克兵们有了新任务——开收割机帮农民收水稻。 于是,农民们都看傻眼了,只见一台台钢铁巨兽在农田里撒欢儿地跑,收割粮食的效率惊人,广阔的农田眨眼就光秃秃的了。 老人和小孩自发组成队伍,跟在收割机后面捡漏,避免浪费。 农业教授们也是乐得合不拢嘴,这些粮食就像是他们的孩子一样,现在孩子长大了,他们能不高兴吗? 一个老教授急匆匆地跑到称重台上看收成,结果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我的妈呀!亩产量居然达到了两千斤!这怎么可能!这完全跟教科书上的不一样啊!” 老教授急着问身边的人:“你们是不是搞错了?是不是把几亩地的粮食都堆这儿了?别糊弄我!” 身边的人哭笑不得:“教授,我们也不敢信啊,但真的是一亩地两千斤,所有的农田都是这么多粮食,穗子又粗又大,皮薄肉厚,我们之前种的粮食跟这些比起来简直就是杂草!” 说着,指了指不远处:“您看,老百姓们都乐疯了!” 老教授一看,果然好多老百姓都高兴得不行,围着堆成小山的粮食转圈,脸上笑开了花, 有的人还一头扎进粮食堆里,贪婪地闻着粮食的味道,有的人则把粮食往天上撒,让阳光洒在他们满足的脸上。 不远处,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更是看得眼花缭乱,直勾勾地盯着这些粮食,一脸不敢相信的表情。 他们活了大半辈子,从清朝到现在,还没见过哪一年的收成能这么夸张! 要是年年都能收成这么多粮食,他们这些年也就不会过得这么苦了…… 老人们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望着满眼的丰收,一个中年汉子感叹道:“卫爷真是活神仙啊,咋能变出这么多粮食来……” 旁边的庄稼汉连连附和:“就是就是,一亩地收两千斤,说书的都不敢这么扯,可今儿个还真就梦想成真了,我都不知道该咋形容了。” 那汉子一拍大腿,嚷道:“放鞭炮!得好好庆祝一下!” “对,放鞭炮!得放!这是老天开眼了呐!不,这是卫爷带来的福分,咱得感谢卫爷!” 又有人急吼吼地说:“可别在这儿放啊,这儿全是粮食,一把火烧了就全完了。咱先把粮食收好再放!” “对对对!” 于是,那堆积如山的粮食被一车车运往安全的云磨山和封山洞库里储存起来,庄稼汉们本来还愁粮食不够北陵县这么多人吃呢。 第(1/3)页